陳玉杰 職業與技能研究室 副研究員
時間 2021-12-23 17:12:13 來源 : 人事處陳玉杰同志現任職于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職業與技能研究室,副研究員。201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并獲得勞動經濟學博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人力資本研究所兼職研究人員,中國勞動學會高技能人才與職業能力開發委員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勞動力市場政策、職業培訓與技能人才開發、薪酬經濟學等。
陳玉杰同志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教學與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美國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承擔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地方人社部門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
一、教育經歷
2003.9-2007.7 山西財經大學勞動和社會保障專業 本科生
2007.9-2009.7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專業 碩士生
2009.9-2012.7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專業 博士生
2011.8-2012.2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勞工與就業研究所 聯合培養博士
2016.9-2016.12 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院 訪問學者
二、工作經歷
2010.8-2011.3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原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掛職局長助理
2012.7-2017.10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 職業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2017.10-至今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職業與技能研究室 副研究員
三、社會兼職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研究人員;
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本研究所研究人員;
中國勞動學會高技能人才與職業能力開發委員會秘書長。
四、科研成果
(一)出版物
1.陳玉杰,日本職業技能開發制度變遷及經驗借鑒,北京:研究出版社,2020年9月。
2.陳玉杰,我國職業培訓補貼制度研究,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18年5月。
3.陳玉杰、李長虹,我國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7年3月。
4.陳玉杰,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性別差異研究,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6年2月。
5.楊偉國、陳玉杰,中國上市公司人力資本審計報告(201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
6.楊偉國、陳玉杰,《薪酬經濟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二)期刊論文(部分)
1.陳玉杰,日本職業技能開發體系發展歷程、現狀及經驗借鑒,《中國勞動》,2020年2期。
2.徐艷、陳玉杰,新中國職業技能培訓70年:歷程、經驗與趨勢,《中國勞動》,2019年11期。
3.陳玉杰,領導者為女性會增加組織性別公平度嗎?《中國勞動》,2019年第3期。
4.陳玉杰,完善職業培訓補貼制度,加快技能人才培養,《職業》,2018年第5期。
5.李長虹、陳玉杰,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職業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6.楊偉國、陳玉杰,職位隔離對高管薪酬性別差異的影響,《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4年第12期。
7.陳玉杰、楊偉國,印度勞動關系的變遷:國家主導和自由競爭的平衡,《教學與研究》,2013年第6期。
8.楊偉國、陳玉杰,“十二五”期間中國就業形勢、戰略定位與政策選擇,《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9期。
9.楊偉國、陳玉杰、張成剛,職業性別隔離的測度,《中國人口科學》,2010年第3期。
10.楊偉國、陳玉杰,美國殘疾人就業政策的變遷,《美國研究》,2008年第2期。
11.陳玉杰,《美國殘疾人法案》的勞動力市場影響及其含義,《殘疾人研究》,2009年第2期。
(三)國家、部委課題(主持或主要參與)
1.“十四五”時期職業技能培訓發展戰略研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課題,2020年)。
2.我國青年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測度、勞動力市場回報與培養體系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
3.“一帶一路”框架下瀾湄國家職業技能開發合作項目(外交部、財政部課題,2019年)。
4.技能人才發展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政策研究司課題,2019年)。
5.中國技工院校發展年度報告(201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9年)。
6.公共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研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課題,2019年)。
7.勞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課題,2018年)。
8.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8年)。
9.新生代農民工培訓工作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7年)。
10.中國技工院校發展年度報告(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7年)。
11.職業技能實訓能力建設研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業與收入分配司課題,2016年)。
12.城歸農民工返鄉創業問題研究(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2016年)。
13.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6年)。
14.國外職業培訓立法及對我國的啟示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6年)。
15.中國技工院校發展年度報告(2015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6年)。
16.典型國家技能人才培養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研究(國家外專局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2016 年)。
17.改善技能人才統計方法問題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6年)。
18.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免費培訓服務網絡平臺(全國人才流動中心,2016年)。
19.職業教育法修訂方案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5年)。
20.職業技能實訓基地運行效果分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級課題,2015年)。
21.我國非正規就業市場的進入機制、收入效應與功能定位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4年)。
22.技工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技術實施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課題,2014年)。
23.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課題,2014年)。
24.農民工培訓管理制度和綜合性培訓計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課題,2014年)。
25.我國企業培訓激勵機制研究-以技能人才培養為重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課題,2012年)。
(四)院所課題(主持)
1.我國職業技能培訓效果及監管政策研究(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2020年)。
2.新中國成立70年職業技能開發制度變遷及展望(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2019年)。
3.日本職業技能開發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2017年)。
4.我國職業培訓補貼機制研究(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2016年)。
5.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問題研究(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2015年)。
6.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若干問題研究(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2014年)。
7.職業培訓對提升勞動者就業質量的作用研究(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2013年)。
(五)地方委托課題項目(主持或主要參與)
1.北京市職業技能競賽組織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中心課題,2017年)。
2.加強成都市就業創業公共服務能力研究(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課題,2017年)。
3.成都市職業培訓補貼機制研究(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2016年)。
4.技能花都(廣州市花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6年)。
5.成都市青年創業問題研究(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2016年)。
6.北京市就業統計指標體系在就業形勢研判中的應用研究(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5年)。
7.技能成都國家級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區實施方案(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5年)。
(六)國際合作課題項目(主持或主要參與)
1.農民工公共培訓資源投入情況和使用效果研究(世界銀行貸款“農民工培訓與就業”項目,2013年)。
2.中國提高綠色就業技能水平的政策、機制和項目(國際勞工組織課題北京局,2013年)。